当前日期:
综合办公室
综合办公室

薪火相承,智创未来

-电气学院与西里西亚学院联合举办2025年西门子杯参赛经验交流会

作者:发布时间:2025-11-11点击数:

为助力学生深入了解“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汲取优秀团队的实战经验,2025年11月1日,电气工程学院与西里西亚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2025年西门子杯参赛经验交流会及2026年参赛说明会在西校区第一教学楼108成功举行。本次交流会邀请了我校2025年第十九届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斩获佳绩的获奖团队代表倾囊相授,为在场学子呈上一场干货满满的竞赛赋能盛宴。

10个方向获奖参赛队代表从如何组队、赛题分析、培训指导、分工与协作、团队合作、省赛及国赛备赛、临场发挥等方面分享了详尽而实用的参赛经验。电气学院23级、24级、25级本科生参加了交流会。

冯奕帆团队分享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参赛经验

刁铭晔分享精益制造及协作机器人方向经验

程博睿分享智能制造通识方向参赛经验

张丁日团队分享工业嵌入式开发方向参赛经验

赵庆年、李庆泽团队逻辑算法方向参赛经验

王志伟团队分享流程行业自动化方向参赛经验

刘星宇团队运动控制方向分享参赛经验

吕冬瑞线上分享智能产线数字孪生方向参赛经验

石易平团队分享工业硬件研发方向参赛经验

刘恩月团队分享实践方向参赛经验

在经验分享环节的干货输出后,答疑解惑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众多学子结合自身备赛规划与技术困惑,围绕“不同方向知识体系如何交叉融合”、“赛事设备实操训练的高效路径”、“团队协作中技术互补与进度同步的技巧”等问题踊跃交流,涵盖备赛策略、技术应用、团队合作等多个层面,表现出对赛项的深度关注与探索欲。这场答疑解惑环节,不仅是知识的二次深化,更是思维的多维碰撞。学子们在互动交流中拓宽了备赛思路。

我校西门子杯竞赛负责人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车海军对优秀团队代表将汗水与智慧凝结的宝贵财富,毫无保留地呈现给下一届参赛队员,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次分享会梳理了各赛项方向的参赛路径与关键技术,为电气学院学子后续参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交流会现场

参加分享会2025获奖队代表

随后进行的 2026年参赛动员环节,车海军回顾了我校在2025年西门子杯取得的优异成绩,获全国总决赛奖项7项,实现了我校在该赛项特等奖“0”的突破。电气学院82名参赛学子发挥了多学科融合与协作能力,获全国总决赛奖项7项,获全国初赛奖项29项,如表1所示,出色的表现展现了电气学院创新教育的显著成效,对激励电气学院学子广泛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表1 电气学院学生参加队伍获奖情况

序号

赛项

方向

国赛等级及数量

省赛等级及数量

1

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

信息化网络化

特等奖1项
一等奖1项

特等奖2项
一等奖1项
二等奖1项

2

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

离散行业运动控制

一等奖1项

特等奖1项
二等奖3项
三等奖2项

3

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

流程行业自动化

二等奖1项

特等奖1项
二等奖2项

4

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

离散行业自动化(逻辑算法)

二等奖1项

特等奖1项
一等奖3项
二等奖3项

5

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

智能产线数字孪生设计与开发

二等奖1项

一等奖1项

6

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

工业硬件研发

二等奖1项

特等奖1项

7

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

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工程实践)

 

二等奖1项

8

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

智能制造通识方向

 

三等奖1项

9

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

工业嵌入式系统开发方向

 

一等奖1项
二等奖4项

车海军对2026年参赛提出建议,希望同学们借鉴2025年获奖队的宝贵经验,早做准备,从现在起,研究赛题,组建团队。以赛促学,夯实基础,将竞赛作为深化理论知识学习、拓展专业视野的契机,通过竞赛反向驱动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与更新。

本次交流会及说明会标志着电气学院2026年西门子杯备赛工作的正式启动。参会同学进行了2026年西门子杯校赛预报名,纷纷表示传承第十九届参赛队员拼搏精神和工匠精神,力争在2026年比赛中展现电气学院学子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风采。

 

上一条: 电气工程学院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

下一条: 仪器科学与工程系举办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验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