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保安齐上阵,挪车“小劳动”书写校园“大文明”
抓稳车把、抬起后轮、对齐车头……3月28日上午,电气工程学院西(三)教学楼前上演了一场特别的“停车归位”大作战。8名师生与安全工作处两名保安师傅组成“挪车特攻队”,通过1小时的协作劳动,让原本杂乱无章的近百辆电动车整齐“列队”,通道重现畅通。这场融合了安全管理与文明倡导的劳动教育实践,成为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西校区教学楼门前电动车乱停乱放问题由来已久,已成为困扰师生的“老大难”。教师们纷纷吐槽:“汽车开进去容易,开出来难,每次挪车都像在考科目二——不仅要过S弯道、直角转弯,还得随时提防突然窜出来的电动车!” 由于通道被乱停的车辆挤占得只剩“羊肠小道”,不少师生下课后就练起了“电动车举重”,经过清障才能勉强通行。横七竖八的电动车不仅堵塞消防通道,更让原本宽敞的入口变得举步维艰,彻底整治已刻不容缓。
随着我院本科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探索设置多样化、常态化劳动实践岗为电动车乱停乱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活动当天清晨,我院师生早早来到集合地点。劳动现场分工协作,有的负责劝导乱停乱放的车主,有的两人一组搬运车辆,有的负责将车辆摆放整齐。安全工作处的保安师傅全程在旁保卫师生,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期间也被师生的劳动氛围感染,加入到劳动实践活动中。师生们通过亲身参与车辆规整,深刻体会到乱停乱放带来的不便,纷纷表示“以后一定会规范停车”;其中一名学生在搬运完一辆重型电动车后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停车是小事,今天亲身体验才知道,规范停车不仅能消除安全隐患,还能让校园环境更美好”;教师们惊喜地发现,曾经令人头疼的挪车难题迎刃而解,校园环境也因车辆有序停放而焕然一新。
这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师生的文明意识,实现了环境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双赢。为巩固活动成果,电气工程学院将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在重点区域增设停车指引警戒线;二是设置学生“文明停车督导员”劳动实践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和劳动能力,把劳动教育作为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开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劳动育人新局面。
![]() |
【返回目录】 |
我院两位教授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24“中...
![]() |
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西校区电气工程学院 综合办公室 (066004) Copyright © 2003-2007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咨询:0335-8072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