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公告
各位研究生同学:
2024 级 电气工程学科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开题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组
一、答辩时间:2025年 9月 15日 (星期一) 14:30-17:30
二、答辩地点:电气D楼 207会议室
三、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 |
姓 名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所属学科 |
主席 |
杨 婕 |
教 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委员 |
董海艳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王 宁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叶小晖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王新宇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秘书 |
王新宇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四、答辩论文
序号 |
论 文 题 目 |
作者 |
指导教师 |
1 |
计及惯量需求和碳市场的极高比例清洁能源外送基地规划和运行研究 |
王斌 |
卢志刚 |
2 |
基于改进型自适应滑模控制的APF谐波治理策略研究 |
张彤 |
李盼 |
3 |
配电网分布式电源逆变器参与调压的跟/构网控制策略动态切换优化方法研究 |
张哲伊 |
贾清泉 |
4 |
基于动态分区与多阶段规划的配电网无功谐波治理资源协同配置策略 |
李晨蕾 |
贾清泉 |
5 |
基于深度学习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配电网电压暂降同源检测研究 |
满俊峰 |
李盼 |
6 |
基于固定时间事件触发一致性的分布式微电网经济调度 |
李阳 |
常绍平 |
7 |
交直流混联电网频率时空特性解析与多源协同调频策略研究 |
张宝超 |
李盼 |
8 |
超图预测与分层强化学习联合的电力系统动态调度优化方法 |
张海鹏 |
李学平 |
9 |
基于超图的综合能源多元负荷预测研究 |
张孜懿 |
李学平 |
10 |
计及氢储能与需求响应的路域综合能源系统双层规划 |
颜康乐 |
马丽叶 |
11 |
开关柜局部放电的小样本数据增强和识别方法研究 |
张纪元 |
曲正伟 |
12 |
基于半动态交通流模型的电-氢-交通系统多主体博弈运行 |
程金宝 |
王云静 |
13 |
基于负荷预测的新能源汽车充能站与电网协同规划方法研究 |
王英浩 |
王云静 |
14 |
考虑灾后通信受损的有源配电网物理-信息协同恢复 |
王宇 |
杨丽君 |
15 |
高渗透率构网型光储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及控制方法研究 |
张兆祺 |
杨丽君 |
16 |
基于混合博弈的氢共享储能与综合能源微网优化运行研究 |
贺晨阳 |
杨秋霞 |
17 |
共享储能双层优化模型研究:容量配置与多用户定价机制 |
米柏林 |
杨秋霞 |
18 |
清洁能源外送场景下考虑风光储与光热电站协同的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研究 |
邢万里 |
张晓辉 |
19 |
面向绿色港口的船—岸—港级联不确定性建模与场景化调度策略 |
刘家璇 |
钟嘉庆 |
第二组
一、答辩时间:2025年 9月 12日 (星期五) 8:00-12:00
二、答辩地点:电气D楼 207会议室
三、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 |
姓 名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所属学科 |
主席 |
王立乔 |
教 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委员 |
孙孝峰 |
教 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吴俊娟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赵巍 |
高级实验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齐磊 |
讲 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秘书 |
齐磊 |
讲 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四、答辩论文
序号 |
论 文 题 目 |
作者 |
指导教师 |
1 |
基于三电平中性点箝位变换器的非线性效应的多调制时间SVPWM |
张龙 |
刁乃哲 |
2 |
基于智能算法的光伏组件参数辨识与故障诊断 |
冯玉栋 |
阚志忠 |
3 |
高渗透率下储能变流器的多模式运行和关联耦合控制 |
王卜研 |
阚志忠 |
4 |
电动汽车充电站参与需求响应的调度策略研究 |
袁鑫 |
李珍国 |
5 |
永磁同步电机无模型预测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
杨博文 |
漆汉宏 |
6 |
无开关滤波的100KW碳化硅光伏逆变器EMI设计 |
张子阳 |
沈虹 |
7 |
基于强化学习的三相三电平逆变器调制策略优化研究 |
高子雨 |
谭广军 |
8 |
高比例新能源“源-荷-储”惯量研究机理 |
李雨泉 |
王晓寰 |
9 |
高频链矩阵式电力电子变压器研究 |
司竣吉 |
闫朝阳 |
10 |
结合惯量的交流系统谐波交互机理分析 |
马飞 |
王晓寰 |
11 |
微型逆变器及并网技术研究 |
杨非凡 |
闫朝阳 |
12 |
高原高海拔微电网的智能控制与协调运行 |
黄香宇 |
杨国良 |
13 |
基于RT-LAB的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自适应高低电压穿越控制 |
杨文龙 |
张纯江 |
14 |
基于复合储能的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与动态特性优化研究 |
冯志高 |
杨国良 |
15 |
基于电网阻抗自适应的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研究 |
杜仁泰 |
张纯江 |
16 |
基于无传感器控制的关节模组电机性能优化研究 |
张铮 |
张迪 |
17 |
基于NGO-VMD自适应分解与注意力融合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 |
王杰 |
张金龙 |
18 |
基于相角信号特征的电流源逆变器故障诊断定位方法 |
王纪鑫 |
刁乃哲 |
19 |
基于参数辨识的永磁同步电机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
张雨彤 |
张金龙 |
20 |
基于数据驱动的三有源桥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
张旭 |
张金龙 |
21 |
储能变流器多时间尺度寿命评估方法研究 |
张明阳 |
张纯江 |
第三组
一、答辩时间:2025年 9月 12日 (星期五) 13:30-17:30
二、答辩地点:电气D楼 207会议室
三、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 |
姓 名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所属学科 |
主席 |
赵清林 |
教 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委员 |
沈虹 |
教 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王德玉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丁浩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孙乐 |
讲 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秘书 |
孙乐 |
讲 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四、答辩论文
序号 |
论 文 题 目 |
作者 |
指导教师 |
1 |
基于Transformer的时频交叉注意力机制与空间相关性的电力负荷预测 |
朱润辰 |
刁乃哲 |
2 |
基于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的优化分析 |
叶家明 |
高起兴 |
3 |
Buck/Boost-CLLLC两级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
张杰翔 |
郭小强 |
4 |
大容量高压直流变压器关键技术 |
张国军 |
阚志忠 |
5 |
弱电网下LCL并网逆变器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 |
王琮然 |
郭小强 |
6 |
电力电子化并网系统振荡传播演化机理与综合抑制技术研究 |
唐时炀 |
齐磊 |
7 |
基于LCC-P补偿与互感预测的无人机WPT系统优化研究 |
臧龙 |
孙孝峰 |
8 |
一种改进的构网型储能变流器不对称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
刘东旭 |
郭小强 |
9 |
基于下垂控制的MMC-SST低压穿越故障分析与系统设计 |
康家兴 |
孙孝峰 |
10 |
CLLLC型双向变换器参数设计与磁集成研究 |
张永豪 |
王宝诚 |
11 |
构网型逆变器的序阻抗建模与并网稳定性研究 |
王子星 |
郭小强 |
12 |
SWISS整流器电流扇区边界畸变问题的研究 |
项阳 |
郭小强 |
13 |
串联谐振型DAB变换器状态轨迹控制研究 |
谷云龙 |
吴俊娟 |
14 |
双机并联三相串联谐振型DAB变换器均流控制研究 |
刘洋 |
吴俊娟 |
15 |
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稳定性改善的研究 |
焦阳 |
郭小强 |
16 |
基于SIC MOSFET与IGBT并联应用的研究 |
王振宇 |
杨国良 |
17 |
基于神经网络的直流微电网燃料电池控制系统 |
赵广龙 |
杨国良 |
18 |
直流中压10kV大功率电解制氢(隔离)DC/DC变换器及实验研究 |
李俊杰 |
张纯江 |
19 |
基于部分功率调控的双向双极性电能路由系统 |
王冠龙 |
赵巍 |
20 |
异构分布式发电单元标准区块构建及阻抗聚合调控研究 |
郭晓美 |
朱艳萍 |
21 |
锂电池SOC估计与考虑电池并联的主动均衡技术 |
王东辉 |
赵巍 |
第四组
一、答辩时间:2025年 9月 12日 (星期五) 14:00-18:00
二、答辩地点:电气D楼 304会议室
三、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 |
姓 名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所属学科 |
主席 |
魏艳君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委员 |
漆汉宏 |
教 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朱艳萍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张金龙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张 迪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秘书 |
张 迪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 |
电气工程 |
四、答辩论文
序号 |
论 文 题 目 |
作者 |
指导教师 |
1 |
电热氢联产系统“源-荷”能量管理与优化调度技术研究 |
贺晓旭 |
郭小强 |
2 |
基于单周期控制下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 |
闫海洲 |
沈虹 |
3 |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端口制氢变换器纹波优化与调制策略 |
焦子昂 |
郭小强 |
4 |
基于混合DAB的多端口功率变换系统宽范围运行策略研究 |
韩彭宇 |
孙乐 |
5 |
高压高功率密度cllc变换器设计与优化研究 |
杨昆林 |
郭小强 |
6 |
共高频交流母线电能路由系统优化设计与控制研究 |
赵珂楠 |
孙孝峰 |
7 |
考虑V2G交互的光储充微电网阻抗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
宗欣悦 |
王晓寰 |
8 |
基于状态轨迹法的Lcc变换器恒功率混合控制 |
杨浩淼 |
孙孝峰 |
9 |
临界电流控制的三相软开关整流器研究 |
李宗 |
王立乔 |
10 |
三相单级双向sepic变换器的变频PFC |
庞昕宇 |
孙孝峰 |
11 |
CLLLC变换器不对称谐振参数及控制策略研究 |
沈冠乾 |
孙孝峰 |
12 |
四开关Buck-boost级联谐振型DAB变换器多模块并联均流控制研究 |
乔恬铭 |
吴俊娟 |
13 |
基于峰值电流控制的单级四开关PFC |
高航 |
孙孝峰 |
14 |
三相AC/AC电力电子变压器 |
冯一丹 |
闫朝阳 |
15 |
LCL谐振型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
牛崇昊 |
赵清林 |
16 |
轻量化ANPC型储能变换器直流侧并联系统中点平衡控制研究 |
盛文果 |
赵巍 |
17 |
基于效率与绝缘监测的三电平双向变换器调制策略研究 |
王静怡 |
赵巍 |
18 |
面向多网柔性互联的端口变换器惯量互济支撑控制 |
杨文婧 |
赵晓君 |
19 |
基于交错并联Buck/Boost型双有源桥变换器优化研究 |
刘常煜 |
赵清林 |
20 |
基于磁分流器与串联电容集成FPC的LLC平面变压器研究 |
李君豪 |
王德玉 |